北信瑞丰基金三季报透视凤凰体育- 凤凰体育直播- APP:新管理层掌舵下规模攀升 华夏银行基因激活动能
2025-10-18凤凰体育,凤凰体育直播,凤凰体育APP
2025年公募基金行业的分化格局中,中小机构的突围之路尤为引人关注。北信瑞丰基金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,这家上半年完成管理层更迭的中小公募,在新领导班子带领下的首个完整季度体现了强劲增长势头:截至三季度末,公司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00亿元,达到二季度末的近8倍。
同时,产品业绩表现不俗,固收业绩表现尤为突出,国泰海通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9月30日,北信瑞丰固收类三年收益率跻身全市场同类排名第六,权益产品线亦涌现多只同类排名靠前的产品,如北信瑞丰优势行业近一年收益率99.56%,全市场排名前2%;北信瑞丰量化优选近一年收益率64.42%,全市场排名前8%。
近两年,关于收购北信瑞丰基金的传言一直在业内流传。对此,记者联系北信瑞丰基金相关人士了解到,目前党委对北信瑞丰基金党支部实行提级管理,在人才、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,也充分显示了总行对北信瑞丰基金的重视和对其基金业务的支持。
业内人士表示,中小公募在经历动荡后,往往需通过明确业务主线、提升运营效率来重建市场信心。据了解,北信瑞丰基金目前已启动产品管线梳理,计划在固收领域强化布局,并探索与渠道协同的特色产品。这一策略与部分系基金的初期发展路径存在相似性。据悉,近几个月,在华夏银行的支持下,北信瑞丰基金已开始加速银行协同业务落地。
治理结构的稳定性是基金公司吸引长期资金的基础,尤其对于经历过人事波动的机构而言,制度性建设比短期业绩冲刺更具战略意义。北信瑞丰基金董事长刘彦雷表示,公司当前正站在“二次创业”的新起点,强化内部治理是公司重新起航的首要任务。当前,队伍建设、科技支撑、内控管理、外部审计正在同步推进,初步奠定了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础。
据了解,北信瑞丰基金已完成薪酬与考核体系的修订,例如将投研人员的考核周期拉长,弱化短期业绩排名压力,强化长期业绩与投资者获得感,这一调整与行业内“淡化规模、聚焦业绩”的转型趋势相契合。
根据公开数据,北信瑞丰基金固收类产品成绩较为亮眼。基金业绩排行榜显示,截至9月30日,北信瑞丰基金近三年固收类产品收益率12.85%,在全市场同类114家机构中排名第6;近五年固收类产品收益率达25.42%,排名6/97。
中小公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“固收筑底、权益突围”的路径被视为明智选择,北信瑞丰基金当前的布局符合这一行业规律。对于北信瑞丰基金来说,权益投资的改善虽面临更大挑战,但公司具备较好的投研基础,可支撑权益投研能力的持续优化。
据了解,北信瑞丰基金目前已完成薪酬与考核体系的修订,在激励机制上,针对核心投研人员推出“业绩跟投+长期分红”计划(要求基金经理对所管理产品进行一定额度的跟投),同时将部分绩效转化为长期激励份额(锁定期与产品存续期挂钩),通过利益绑定提升投研团队的稳定性与责任心。在投研结构建设方面,北信瑞丰基金表示正在着力推动“平台化替代个人化”的转型,通过体系化设计破解基金公司普遍面临的“明星基金经理依赖症”。这种结构优化既避免了对单一品类的依赖,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,与行业头部机构从明星基金经理模式向团队化转型的趋势高度契合。
目前,投研团队仍处于调整过程中,部分产品的业绩波动尚未完全收敛,这也反映出投研能力重建的长期性与复杂性,但公司部分产品已体现出业绩复苏趋势。例如最新发布的季度评级显示,截至2025年7月25日,权益基金经理程敏管理的北信瑞丰优势行业(013242)获得了国泰海通三年期五星评级。
尽管在三季报中已释放出积极信号,但从行业视角看,彻底摆脱中小公募的普遍困境并非一蹴而就。据头部券商统计,截至今年二季度,规模不足500亿元的中小公募数量占全行业七成以上,但管理资产规模合计占比不足15%,马太效应持续加剧。渠道资源集中、品牌影响力有限、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,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核心因素。
对于北信瑞丰基金此次银行背景管理层的加入,有业内人士认为,银行体系的资源协同可能为公司带来渠道增量,尤其在中低风险产品的发行与销售端形成优势;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,银行背景与基金投研的市场化运作存在文化差异,如何平衡合规风控与投资活力,将是新管理层面临的隐性挑战。
“中小公募要实现逆袭,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,发挥特色优势。”北信瑞丰基金表示,“在产品创新、服务优化、客户群体挖掘等方面,中小公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,关键在于能否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,并持之以恒地执行。”
“公募行业的竞争本质上是长期主义的较量”,对于该公司而言,当前的调整仅仅是一个起点,治理结构的完善、投研能力的沉淀、市场信任的重建,都需要以年为单位的持续投入。在行业加速出清的周期中,唯有将短期举措转化为长期竞争力,才能在存量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从行业视角看,北信瑞丰基金的转型实践折射出公募行业的新趋势:在高管更替频繁的背景下,新管理层的战略定力与股东资源的深度协同,正在成为中小机构突围的关键变量。随着银行系基因的持续注入与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,这家实现阶段性突破的中小公募,有望在资管行业的变革浪潮中书写更具分量的篇章。